第103集:且喜且憐
關燈
小
中
大
書接前文。
這頭領見魏悅相貌姣好,就起了歹心。魏悅避開頭領,喝問道:“我夫君,韓信韓大將軍呢?!”
頭領一看魏悅拒絕自己,拔出佩劍來喝道:“哼,我這就讓你去找你的韓大將軍去!”話音未落,血濺五步。
蕭何沒有進到府裏,或者說不敢進去。他只是站在府門口,望著廊檐下結成的冰錐,想起了很多——
他想起了第一次見到韓信時,年輕的他有一股子韌勁,一腔熱血,年少輕狂;寒溪邊,月光下,那張臉是那麽謹慎,那麽堅定;登臺拜將時,那張臉又是那麽意氣風發,躊躇滿志。
時光飛逝,再見面時,站在他面前的是久經沙場名動天下的楚王。風水輪流轉,長安相見,卻一個是座上客,一個是階下囚。
黎明破曉之時,府裏安靜下來,死一般的安靜。京師部隊頭領上前向蕭何匯報工作道:“丞相,按照吩咐,府裏上上下下,一個活口都沒留下。”
蕭何沒說話,望著廊檐下的冰錐出神,臉上淚痕未幹。
頭領喚道:“丞相?”
蕭何猶如從夢中驚醒,他明白,斯人已去,想再多也沒用了,揮揮手,說道:“你們回去吧。”京師部隊回到皇宮,蕭何也回到了自己的府上,竟是一夜未眠。
我們常說“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”,成我們講過了,這就是敗。
雪停了,湮沒了這裏發生的一切,關於殺掉韓信的後續工作,史書中出現了兩種記載,一種是說呂後馬上向正在前線作戰的劉邦匯報了情況。另一種是呂後沒說,直到劉邦回京之後才知道此事。
這兩種說法同時出現在《史記》中,這也能看出司馬遷的水平。司馬遷當時聽到的可能是兩種說法,每種說法都有道理,因而司馬遷沒有加以自己的主觀判斷,而是都寫進了史書,留給後人評說。
我們說到底哪個說法比較符合實際呢?其實各有各的道理,但是第一種說法更符合實際。
我們先從第二種說法說起,倘若呂後真的沒有和劉邦匯報,劉邦回到長安後才知道韓信被殺,那劉邦會怎麽想?呂後背著自己先斬並且沒有後奏地殺掉了一個名動天下的大功臣,這會讓劉邦想呂後的眼裏到底還有沒有自己這個皇帝?而且這件事會關系到呂後的兒子劉盈能否坐穩太子之位。呂後也沒問清楚劉邦的意思,認為劉邦不想留韓信的活口就把韓信殺了,難道就不怕劉邦算起賬來直接廢了這個皇後,緊接著廢了太子嗎?
呂後的膽子沒這麽大,她最多就是先斬後奏,也就是第一種說法,當殺了韓信後,呂後馬上就向劉邦匯報了。
呂後向劉邦匯報,至少能讓劉邦覺得,呂後眼裏至少還有他這個皇帝,又得知呂後處死的是謀反的反臣,也能感受到呂後確實有能力,雖然不如戚夫人那樣能歌善舞哄自己開心,但也能保證劉氏江山的永固。
劉邦還在前線平定陳豨叛亂,得知了長安城裏發生的一切,劉邦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給為此次行動出謀劃策的蕭何升官,從丞相擢升為相國。相國和丞相行駛的權利和享有的待遇差不多,但一個國家裏相國只能設一個,丞相可以有多個。我們看《史記》,蕭何的傳記就叫做《蕭相國世家》。然後劉邦還給蕭何增加了五千戶的食邑,加上蕭何原來的八千戶食邑,這就一萬三千戶了,一下次從列侯第四名跳到了第一名。這還沒完,劉邦還單獨調了五百士兵和一個都尉,作為蕭何的私家護衛。
搞定了這一切,劉邦還要對付前線的陳豨叛亂。劉邦一看陳豨的戰略布局,馬上就笑了,說道:“你們看,陳豨南不據漳水之險,北不占邯鄲之要,這不是個圖天下的人,他的叛亂很快就能被平定。”
因為舉報陳豨的人是周昌,因而周昌一直跟在劉邦身邊,他對劉邦說:“陛下,常山郡下轄二十五個縣,已經丟失了二十個,是否處死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?”
劉邦問:“他們參與叛亂了嗎?”周昌回答沒有,劉邦說:“他們是眼看著實力比不過叛賊,所以被迫投降,並非他們不忠而反叛,不必苛責。”
在這裏,我們能夠看到劉邦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卓越。從軍事上,他能夠分析出哪裏是險要之地,哪裏是用兵之處,以此判斷出陳豨的失誤。在政治上,他能夠分清忠奸,並且善待和利用好忠於自己的人。
劉邦並不把陳豨的叛亂放在心上,讓周昌推薦幾個趙國當地的勇猛之人,任命他們統領軍隊,因為劉邦的弱點就是他除了能調動中央軍外,其他的諸侯都不動,尤其是彭越,劉邦讓他出兵幫助自己,彭越卻說自己生病了,只是派了手下的一個人前來支援劉邦,這就讓劉邦有了逮捕彭越並除掉他的理由,這段故事我們後文書講。
周昌確實推薦上來四個當地很有名氣的勇士,但劉邦只是斜著看了他們一眼,冷笑著說:“就你們這些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,也能當將軍統兵打仗?”
這四個人一見是皇帝,沒人敢吹牛了,全部跪下給劉邦磕頭,說自己不行。劉邦揮揮手,說道:“算了吧,給你們每個人封一個一千戶的侯,你們帶著軍隊去平叛吧。”最終還是用了他們四個。劉邦這麽做就會讓其他人認為:你看,還沒打仗就封了侯,那要是在戰場上平叛有功,那封賞沒的說。
劉邦再一次用封官許願的方式調動起了手下人的積極性,很快就滅掉了陳豨的主力。但是陳豨不是省油的燈,劉邦從高帝十年就和陳豨打,一直打到高帝十二年,陳豨才被樊噲斬殺,陳豨叛亂徹底平息。打了整整三年,想當年劉邦和項羽對峙打了四年,由此可見陳豨的能耐。
劉邦回到長安,見過了百官,這才得閑和呂後搭話。呂後又把劉邦不在的日子裏長安城發生的大事和劉邦講了一遍,尤其是誅殺韓信這一段。劉邦的表現是“且喜且憐之”,他對於韓信的死是很高興但也很惋惜。高興的是終於沒了這個心腹之患,劉邦自始至終都認為此人留不得。惋惜也是必然的,畢竟這麽多年劉邦和韓信那也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,韓信也的確為劉邦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。所以說,劉邦對於韓信的感情那是十分覆雜的。
劉邦問呂後:“韓信臨死前有沒有說過什麽?”
呂後說:“有,他說後悔沒聽蒯通的話謀反,不然不會落得如此下場。”
劉邦說:“蒯通這個人是個齊國的辯士,很能說,找他來!”下令在全國通緝蒯通,蒯通很快就被帶到了劉邦面前。
劉邦見到蒯通,一拍桌案,喝道:“是你教唆淮陰侯謀反的?!”
蒯通那是有備而來,就是跪著腰桿也挺得直直的,說道:“沒錯,就是我教唆他謀反的,可是這個家夥不聽我的話,不然你還能高坐龍椅嗎?”
既然蒯通承認了,態度還這麽惡劣,劉邦頓時火冒三丈,下令把蒯通拉下去煮死。
蒯通大叫冤枉,劉邦都氣樂了,說道:“你教唆淮陰侯謀反,朕殺你是有理由的,你有什麽好冤枉的?回來,我們好好說說這事!”這就把蒯通拉回來了。
蒯通既然是有備而來,他就說得慢條斯理不慌不忙:“陛下,想當年天下大亂,誰都想當大王,這天下是能者居之。當時我侍奉的主人是韓信,我自然要為我的主人出謀劃策,我哪知道天底下還有一個叫劉邦的家夥?那麽我為我的主人出謀劃策,有什麽過錯呢?”(未完待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頭領見魏悅相貌姣好,就起了歹心。魏悅避開頭領,喝問道:“我夫君,韓信韓大將軍呢?!”
頭領一看魏悅拒絕自己,拔出佩劍來喝道:“哼,我這就讓你去找你的韓大將軍去!”話音未落,血濺五步。
蕭何沒有進到府裏,或者說不敢進去。他只是站在府門口,望著廊檐下結成的冰錐,想起了很多——
他想起了第一次見到韓信時,年輕的他有一股子韌勁,一腔熱血,年少輕狂;寒溪邊,月光下,那張臉是那麽謹慎,那麽堅定;登臺拜將時,那張臉又是那麽意氣風發,躊躇滿志。
時光飛逝,再見面時,站在他面前的是久經沙場名動天下的楚王。風水輪流轉,長安相見,卻一個是座上客,一個是階下囚。
黎明破曉之時,府裏安靜下來,死一般的安靜。京師部隊頭領上前向蕭何匯報工作道:“丞相,按照吩咐,府裏上上下下,一個活口都沒留下。”
蕭何沒說話,望著廊檐下的冰錐出神,臉上淚痕未幹。
頭領喚道:“丞相?”
蕭何猶如從夢中驚醒,他明白,斯人已去,想再多也沒用了,揮揮手,說道:“你們回去吧。”京師部隊回到皇宮,蕭何也回到了自己的府上,竟是一夜未眠。
我們常說“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”,成我們講過了,這就是敗。
雪停了,湮沒了這裏發生的一切,關於殺掉韓信的後續工作,史書中出現了兩種記載,一種是說呂後馬上向正在前線作戰的劉邦匯報了情況。另一種是呂後沒說,直到劉邦回京之後才知道此事。
這兩種說法同時出現在《史記》中,這也能看出司馬遷的水平。司馬遷當時聽到的可能是兩種說法,每種說法都有道理,因而司馬遷沒有加以自己的主觀判斷,而是都寫進了史書,留給後人評說。
我們說到底哪個說法比較符合實際呢?其實各有各的道理,但是第一種說法更符合實際。
我們先從第二種說法說起,倘若呂後真的沒有和劉邦匯報,劉邦回到長安後才知道韓信被殺,那劉邦會怎麽想?呂後背著自己先斬並且沒有後奏地殺掉了一個名動天下的大功臣,這會讓劉邦想呂後的眼裏到底還有沒有自己這個皇帝?而且這件事會關系到呂後的兒子劉盈能否坐穩太子之位。呂後也沒問清楚劉邦的意思,認為劉邦不想留韓信的活口就把韓信殺了,難道就不怕劉邦算起賬來直接廢了這個皇後,緊接著廢了太子嗎?
呂後的膽子沒這麽大,她最多就是先斬後奏,也就是第一種說法,當殺了韓信後,呂後馬上就向劉邦匯報了。
呂後向劉邦匯報,至少能讓劉邦覺得,呂後眼裏至少還有他這個皇帝,又得知呂後處死的是謀反的反臣,也能感受到呂後確實有能力,雖然不如戚夫人那樣能歌善舞哄自己開心,但也能保證劉氏江山的永固。
劉邦還在前線平定陳豨叛亂,得知了長安城裏發生的一切,劉邦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給為此次行動出謀劃策的蕭何升官,從丞相擢升為相國。相國和丞相行駛的權利和享有的待遇差不多,但一個國家裏相國只能設一個,丞相可以有多個。我們看《史記》,蕭何的傳記就叫做《蕭相國世家》。然後劉邦還給蕭何增加了五千戶的食邑,加上蕭何原來的八千戶食邑,這就一萬三千戶了,一下次從列侯第四名跳到了第一名。這還沒完,劉邦還單獨調了五百士兵和一個都尉,作為蕭何的私家護衛。
搞定了這一切,劉邦還要對付前線的陳豨叛亂。劉邦一看陳豨的戰略布局,馬上就笑了,說道:“你們看,陳豨南不據漳水之險,北不占邯鄲之要,這不是個圖天下的人,他的叛亂很快就能被平定。”
因為舉報陳豨的人是周昌,因而周昌一直跟在劉邦身邊,他對劉邦說:“陛下,常山郡下轄二十五個縣,已經丟失了二十個,是否處死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?”
劉邦問:“他們參與叛亂了嗎?”周昌回答沒有,劉邦說:“他們是眼看著實力比不過叛賊,所以被迫投降,並非他們不忠而反叛,不必苛責。”
在這裏,我們能夠看到劉邦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卓越。從軍事上,他能夠分析出哪裏是險要之地,哪裏是用兵之處,以此判斷出陳豨的失誤。在政治上,他能夠分清忠奸,並且善待和利用好忠於自己的人。
劉邦並不把陳豨的叛亂放在心上,讓周昌推薦幾個趙國當地的勇猛之人,任命他們統領軍隊,因為劉邦的弱點就是他除了能調動中央軍外,其他的諸侯都不動,尤其是彭越,劉邦讓他出兵幫助自己,彭越卻說自己生病了,只是派了手下的一個人前來支援劉邦,這就讓劉邦有了逮捕彭越並除掉他的理由,這段故事我們後文書講。
周昌確實推薦上來四個當地很有名氣的勇士,但劉邦只是斜著看了他們一眼,冷笑著說:“就你們這些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,也能當將軍統兵打仗?”
這四個人一見是皇帝,沒人敢吹牛了,全部跪下給劉邦磕頭,說自己不行。劉邦揮揮手,說道:“算了吧,給你們每個人封一個一千戶的侯,你們帶著軍隊去平叛吧。”最終還是用了他們四個。劉邦這麽做就會讓其他人認為:你看,還沒打仗就封了侯,那要是在戰場上平叛有功,那封賞沒的說。
劉邦再一次用封官許願的方式調動起了手下人的積極性,很快就滅掉了陳豨的主力。但是陳豨不是省油的燈,劉邦從高帝十年就和陳豨打,一直打到高帝十二年,陳豨才被樊噲斬殺,陳豨叛亂徹底平息。打了整整三年,想當年劉邦和項羽對峙打了四年,由此可見陳豨的能耐。
劉邦回到長安,見過了百官,這才得閑和呂後搭話。呂後又把劉邦不在的日子裏長安城發生的大事和劉邦講了一遍,尤其是誅殺韓信這一段。劉邦的表現是“且喜且憐之”,他對於韓信的死是很高興但也很惋惜。高興的是終於沒了這個心腹之患,劉邦自始至終都認為此人留不得。惋惜也是必然的,畢竟這麽多年劉邦和韓信那也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,韓信也的確為劉邦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。所以說,劉邦對於韓信的感情那是十分覆雜的。
劉邦問呂後:“韓信臨死前有沒有說過什麽?”
呂後說:“有,他說後悔沒聽蒯通的話謀反,不然不會落得如此下場。”
劉邦說:“蒯通這個人是個齊國的辯士,很能說,找他來!”下令在全國通緝蒯通,蒯通很快就被帶到了劉邦面前。
劉邦見到蒯通,一拍桌案,喝道:“是你教唆淮陰侯謀反的?!”
蒯通那是有備而來,就是跪著腰桿也挺得直直的,說道:“沒錯,就是我教唆他謀反的,可是這個家夥不聽我的話,不然你還能高坐龍椅嗎?”
既然蒯通承認了,態度還這麽惡劣,劉邦頓時火冒三丈,下令把蒯通拉下去煮死。
蒯通大叫冤枉,劉邦都氣樂了,說道:“你教唆淮陰侯謀反,朕殺你是有理由的,你有什麽好冤枉的?回來,我們好好說說這事!”這就把蒯通拉回來了。
蒯通既然是有備而來,他就說得慢條斯理不慌不忙:“陛下,想當年天下大亂,誰都想當大王,這天下是能者居之。當時我侍奉的主人是韓信,我自然要為我的主人出謀劃策,我哪知道天底下還有一個叫劉邦的家夥?那麽我為我的主人出謀劃策,有什麽過錯呢?”(未完待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